
他没有惊天动地之举
但却被人永远铭记

廖俊波(1968年8月-2017年3月18日),出身普通家庭,始终牵挂群众,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安危,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他经历的岗位,都是“背石头上山”的重活累活,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但他始终把工作当事业干,乐在其中。离开政和时,全县财政总收入翻了两倍多,连续3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实现了贫困县脱胎换骨的蜕变。
主要成就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获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类奖项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
无私奉献
作为“一线总指挥”,廖俊波始终不忘初心,牢记自身职责使命。深入一线、了解一线,才能做出最真实的判断,廖俊波就是这样践行着职责使命,他主动深入现场,跑田坎、走泥路,勘察现场,考察地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经济开发区不断向前发展。他心里装着政和人民,知道山区政和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他是如此奋力拼搏 。

人民的樵夫,不忘初心。上山寻路,扎实工作,廉洁奉公,牢记党的话,温暖群众的心。春茶记住你的目光,青山留下你的足迹,谁把人民扛在肩上,人民就把谁装进心里。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作为一线总指挥
廖俊波
面对的是一个
交通闭塞
基础薄弱
发展长期滞后的贫困县
但是他却不安于现状
没有得过且过
始终牢记党的嘱托
铭记组织的信任
不忘老百姓的期盼
2017年3月18日晚上,福建省南平市原副市长廖俊波在赶赴一个会议的路途中不幸遭遇车祸,救护车迅速赶到,然而一切为时已晚。
“天妒英才!”噩耗传出,八闽含悲。

40万人自发在网上掀起悼念的热潮,很多受访者提起他,仍旧会忍不住落泪。这是怎样一位人民心中的“好书记”?
他没有惊天动地之举
但在平凡工作中细致入微、关爱民情
他不求个人名利得失
却披肝沥胆,一心创业谋实
他不擅夸夸其谈
唯有持之以恒地践行自己的理念
兑现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廖俊波,像一位在荒山里踏实耕作的老农,每到一处便撒下梦想的种子,开垦一片光荣的事业。
廖俊波去世后,近千名老百姓自发赶来为他送行,数十里街道被挤得水泄不通。
这里面,有1998年遭遇百年不遇洪灾时,他挨户走访时的受灾群众;
有2001年,他筹集资金600万修建拿诸公路,解决了出行难题的村民;
有2003年龙山大火时,他一手拿柴刀、一手拿手电,冲进火场救出的青年;
还有2013年,因他而发展乡村旅游,致富过上了好日子的老汉,“他去了,我们心里很难受。这么好的领导死掉非常可惜。说实话,我今年七十多岁了。从来没有这么激动过,这么好的领导很难碰到。”
廖俊波的生命定格在了细雨绵绵的春天,但他的精神依然长存,留在了闽北人民的记忆里,也铭刻在了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心中。
今天请让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记住这个伟大的名字廖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