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冬至】在节气山房,体验冬至的幸福感!

发布者:黄杰发布时间:2018-12-21浏览次数:43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为“冬节”,所以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古时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讲法,也就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阳气慢慢开始回升。

《冬至》——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古人讲: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即下一个循环开始了,冬至一阳生、天地阳气回升,为“大吉之日”。

节气三候

一候蚯蚓结:蚯蚓,阴曲阳伸之物。阳气未动,屈首下向,阳气已动,回首上向,故屈曲而结。

二候麋角解:糜,角后生,阴兽也,得阳气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水泉动,天一之阳生也。

节日起源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古代人们认为,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因此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同时,古代人们还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这一天是个吉祥的日子,预示否极泰来,值得庆贺。

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一个传统的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日。冬至节,来由于节气特点“冬至一阳生、天地阳气回升”,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在冬至祭祀神灵和祖先,此后形成节日习俗。

传统美食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衰转盛,由静转动。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