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五四·力行】“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

发布者:黄杰发布时间:2019-04-13浏览次数:27

毛昱恺,男,汉族,中共党员,上海中侨学院信息与机电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2018届毕业生,曾任校团委办公室主任,在校期间曾获上海市爱心暑托班“优秀青年志愿者”“校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现在云南省陇川团县委西部计划志愿者,参与脱贫攻坚工作。

一、心怀理想,志愿西部

2018年6月,23岁的毛昱恺还在上港集团实习的时候,突然看到西部计划的讯息,“青年当有志,立志在四方,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这句话仿佛是一道阳光,照进了他的心中,触动了他的内心世界。一股莫名的情愫在他心底涌起。他没有半刻犹豫,马上联系校团委了解详细情况并报了名。平日里他就热衷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这些活动经历锤炼了他不怕吃苦、乐于助人、艰苦奋斗的性格,所以,他相信父母和朋友会理解他并支持他的选择。

7月初,他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7月末,踏上了去西部的列车,与另外15名志愿者一起,被分到云南省各个贫困县开展志愿服务。由于之前在校曾担任校团委办公室主任一职,他被安排到了祖国的西南边陲,中缅边境上的德宏州陇川县团县委工作,开启了自己的志愿服务之旅。

二、脱贫攻坚,身体力行

刚到陇川不久,他就收到上级指示,全县将迎来国标省检,此时的他还未来得及享受民族节日氛围,便要投入到忙碌紧张的工作中,他仿佛已经习惯这连续没有周末忙碌又充实的生活。据统计2018年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对象9089户,33308人,35个贫困村,2个贫困乡,脱贫攻坚,刻不容缓,他所服务的团县委挂钩帮扶的村落是曼晃村,地形属于坝子,建档立卡户有40户124人,由于全村产业结构单一导致当地经济发展困难,开展扶贫工作难度大。

初到曼晃村,他对全村情况不清、人员不熟,为全面掌握村情民意,先要克服语言不通、民族宗教信仰等难题。他随着工作队员,披星戴月走村入户,深入40户建档立卡户,进行摸底调查、访贫问计。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彻底摸清了曼晃村的基本情况,为开展扶贫工作打下了基础。为了早日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响应县委号召,实行“三个一”,即和贫困户一起打扫庭院干农活,一起生火做饭,同睡一个屋檐下。他现在回想起,那时的自己早已忘记了疲惫,只记得头顶着月光,望着漫天星辰,自己的青春价值就这样一点一点的绽放开来了。

三、夯实日常基础,贡献青春智慧

除了脱贫攻坚,平日团县委日常工作量也很大。毛昱恺同志在团县委办公室主要负责公文接收和各类总结计划撰写,由于单位人员配比少,女性同事较多,所以日常的“体力活”也需要多帮衬点,在这里,他的长处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先后参加了“目瑙纵歌节”服装秀的设计和彩排,国家通用语言培训计划等诸多活动。

总有人问他,是什么让他义无反顾的选择来到西部。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当今广袤的西部正逐渐成为广大青年干事创业、实现青春梦想的新的热土和蓝海。‘青年当有志,立志在四方。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在那里我可以更好地锤炼自己的党性,找到自己的定位,这个选择,我至今无悔,并会坚持做下去。”

最后他倡议所有青年朋友们,让我们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用短暂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