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 力行】驰援武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中侨青年

发布者:黄杰发布时间:2020-02-11浏览次数:32

2020年初,一场猝不及防的疫情袭来,无数人奔赴抗疫前线,全国上下万众一心,点燃了无数希望的灯火。中侨青年深知新时代青年身上的责任与重担, 在疫情防控的斗争面前,尽己所能,主动请缨,争做“守护者”、“修行者”和“识途者”,为的是早日战“疫”成功,显得是中侨青年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勇气,迎的是国泰民安的信心。

除了先前报道的战“疫”志愿者生力军外,我们还有一位优秀的中侨青年朱祎凡在2月9日下午,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援鄂四纵队”出征武汉,驰援抗疫一线。

出征武汉,我报名

18届毕业生朱祎凡

临危受命,一夜成军!2月9日下午,又一批来自华山医院、瑞金医院的上海医护人员共350人向武汉出征,驰援抗疫一线,其响应之积极、组队之迅捷,令无数人肃然起敬。我校18届毕业生朱祎凡也在其中,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援鄂四纵队”出征武汉,整建制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重症监护室(ICU)。

ICU病房时刻要面对重症患者,不同于日常的护理工作,它更紧急,更危险,更繁重,在某种意义上,它已经超越了对医护工作者的常规要求,考验着他们在极端情况下的护理功底。对于医疗队里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对身体和心理素质的极大挑战。

朱祎凡与同事在驰援武汉前的合影(前排右三)

 其中,杨慧婷、杨再义、陈凌云等多位同学主动写下请战书,申请战斗在隔离病房的第一线。

杨慧婷同学及其请战申请书

除了出征武汉的朱祎凡同学和10名守“公卫”护上海平安的毕业生之外,我们还有许许多多奋战在沪上各大医疗机构的中侨青年,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有志青年

18汽车班的纪永磊同学,作为刚到中党的入党积极分子,面对疫情,积极加入到防控疫情的志愿服务中,时刻以党员标准时刻要求自己。放弃赋闲在家于2月7日,向他家乡村委会提出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与村民一起排查、登记、宣传、检测各户体温。并且以身边的优秀党员为榜样,值好班、站好岗,为打赢疫情防疫攻坚战贡献自己的青春热血!” 他希望以这样的方式向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时也呼吁更多的广大青年学生参与到其中,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危急时刻,身为新时代青年,有责任和义务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希望疫情早日得到有效控制。

纪永磊同学是众多入党积极分子的一份子,他把抗击疫情一线当成淬炼初心、践行使命的火线,用自己的行动尽显担当本色,作为党组织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退伍青年

18级计网1班鲁斌,作为18年退役兵。退伍不退色,现为学生的他,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也一直在默默奉献。在1月26日得知疫情爆发后,鲁斌就主动向村委会询问是否需要帮忙。这时新村民兵连长联系到他,于是立刻去值班。他和当地派出所一起对外来人口、来沪人员、以及15个村的村民,每户进行检测、登记,进行电脑上登记。

每天在路口,街道上巡逻,做好防护宣传,设卡站岗,面对面对人口变动大,工作量很强,物资事物等问题都一一克服。他们依然在坚守。这场疫情战争,绝不能松懈。

不论是台风、还是地震,乃至疫情,中国人民解放军永远陪同一线人员冲在最前面。退伍不退色,疫情显担当。我们一定会战斗到最后,直到击垮疫情、病毒。


“衣白褂,破楼兰,赤子切记平安还!”

这是中侨人以及上海这座城市的共同心愿,更是对广大中侨青年的希冀和厚望。我校校领导也是深切关心这批中侨青年志愿者的工作和安全情况。

校领导慰问参与防控一线师生

2月10日下午,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本科)校长陈晓斌,书记平杰视频慰问疫情防控一线的学校师生代表。

2020年春节,是一个特殊的春节。我校20余名党员师生,就近自愿参与到了当地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们在高速道口,在居民小区、基层社区、无名道口、水路支流河口等,协助完成信息登记,检测体温,医务护理,封村治理等任务。

陈晓斌校长,首先充分肯定了大家守望相助,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同时,希望各位增强科学服务意识,加强自我防护措施,在当地政府统一指挥下开展工作,并严格遵守岗位规范,用所学知识技能,在抗疫阻击战中建功立业。

校党委书记平杰,感谢大家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作出的无私奉献,也鼓励大家在特殊时期,践行党员同志平常时候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急关头挺得出的先进性。我们坚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阻击战。

青年

所多的是生力

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

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

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谢谢你,每一个平凡的中侨人

因为你,我们都将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