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第六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发布者:黄杰发布时间:2022-03-16浏览次数:142

各学院、各基层团组织: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国家双创工作部署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聚焦为党育人功能,将创新创业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持续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提升社会化能力,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资源对接平台,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创业学院、校团委、校创业指导站决定举办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第六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此次大赛为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内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目的

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激发创新精神,培育创业意识,引领青年学生了解国情、社会情、民情,结合专业特色,不断深化思创融合、专创融合、科创融合、赛创融合、产创融合 “五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上好一堂最大的创新创业思政课。

二、活动时间

2022年3月—6月 

三、组织机构

1.主办单位

党委学生工作部、创业学院、校团委

2.承办单位

高校创业指导站、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 

四、参赛对象和要求

1.参赛对象:全日制本、专科生。2022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本科、高职在校学生;

其中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业组可为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或毕业 5年内的学生(即 2017 年之后的毕业生),且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公司注册年限不超5年(2017 年 3 月 1 日后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定代表人,股权不得少于 10%,参赛成员合计不得少于 1/3。

2.大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鼓励跨学院交叉学科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原则上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3.已获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届大赛。

4.各学院负责审核参赛对象资格。

五、参赛项目类型和要求

(一)参赛项目类型

1.创新类:以技术、工艺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核心优势;

2.商业类:以商业运营潜力或实效为核心优势;

3.工匠类:以体现敬业、精益、专注、创新为内涵的工匠精神为核心优势。

 (二)参赛项目要求

1.参赛项目聚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项目重点考虑以下五个选题:

(1)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突出科技创新,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新材料、军民融合等领域;

(2)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林牧渔、旅游休闲、城乡融合等领域;

(3)城市治理和社会服务: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政务服务、消费生活、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金融与法律服务、教育培训、交通物流、人力资源等领域;

(4)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环境治理、可持续资源开发、生态环保、清洁能源应用等领域;

(5)文化创意和区域合作:突出共融、共享,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成渝地区及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合作建设,在工艺与设计、动漫广告、体育竞技和国际文化传播、对外交流培训、对外经贸等领域。

2.参赛项目最后报送表格和信息将根据市赛要求相对应进行调整和修改。

3.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4.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营业执照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复印件、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等。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已获投资(或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参赛项目,请在全国总决赛时提供相应佐证材料。

六、比赛赛制和赛程安排

(一)比赛赛制

1.校内选拔赛采用初赛、复赛和决赛三级赛制。其中初赛由各学院自行组织推荐。复赛和决赛由创业学院、校团委、高校创业指导站组织开展。

2.经校内选拨赛遴选出的项目将代表学校推荐参加市级复赛、决赛。

(三)赛程安排

1. 各学院参赛报名阶段(3—4月)。项目材料上传的平台、具体形式时间另行通知。

2.各学院推送参赛项目(4月20日之前)

各学院应在4月20日之前完成学院内部选拔和推荐工作。学院赛事的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由各学院自行决定,各学院汇总并递交推荐项目的商业计划书和PPT电子版(PPT比例为16:9,文件名为“学校全称+项目名称+负责人姓名”,20页以内)至指定邮箱。

3.校级复赛(5月上旬)

由创业学院、校团委组织专家采用材料评审的方式选出晋级校级复赛的项目。

4.校级决赛(5月中旬,具体时间视上海赛区时间)

由创业学院、校团委组织专家采用现场(线上)答辩的方式选出一、二、三等奖,并遴选部分项目推选参加市级比赛(项目材料上传的具体形式时间另行通知)。

5.大赛训练营(5月下旬,具体时间视市赛时间)

针对晋级市级决赛的项目以集训的形式组织辅导,邀请相关专家以及导师围绕创业计划、商业模式、团队协作、成长潜力等模块,对项目成员(含指导教师)开展培训,以提升决赛项目质量。

七、工作要求

(一)各学院应认真组织,压实责任,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参赛,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二)聚焦主责主业,将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带动广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提升社会化能力的重要载体,切实加强创新创业育人的实效性。

(二)深化“五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围绕思创融合、专创融合、科创融合、赛创融合、产创融合,打造职业教育大学创新创业育人新模式,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助力“双创”升级,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


联系:黄杰 李铭洋

联系电话: 021-31616203

联系邮箱:hj@zqyouth.net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创业学院

共青团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委员会

第六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附件1.docx2022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