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头版报道浦江论坛中侨青年志愿者,如今的00后真棒!

发布者:黄杰发布时间:2022-08-30浏览次数:47

图片

8月29日,2022浦江创新论坛在上海结束,来自同济大学、东华大学和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三所高校共75位志愿者,齐心协力共同服务。

图片

图片

志愿有我,闪耀青春,《青年报》头版报道了中侨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浦江论坛,称赞中侨青年“如今的00后真棒!做事认真、干活勤奋,都是优秀的好青年。”

图片
图片

我校的17位志愿者分属7个学院。岗位不同、初心相同,在浦江创新论坛上,中侨青年充满朝气、锐意进取,在各自的岗位上散发青春力量;青年志愿者们充满自信、干劲十足,即使深夜时刻仍在工作也不轻言辛苦;青年志愿者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圆满地完成了2022浦江创新论坛志愿服务工作!

图片

17位会期志愿者主要分为防疫工作组、机动应急组、媒体宣传组和会场管理组。防疫工作组负责检查嘉宾、参会代表们的健康码、行程卡等信息。机动应急组负责现场物料管理、处理现场发生的各种临时事务。媒体宣传组负责管理新闻中心、了解论坛媒体报到概况、辅助采访等。会场管理组负责前排资料(席卡)发放、检查、流程协助、PPT 收集、时间提醒、话筒传递、同传接收器管理、证件检查、人数统计、设备调节、意见表收发工作等。

图片

在丰富志愿经历的同时,中侨青年志愿者们拓宽了眼界和视野,对低碳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与技术体系、深化全球低碳科技合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感受到我们国家科技创新之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短短几天的浦江创新论坛志愿者工作

虽然落下帷幕

但低碳生活理念和志愿服务精神

仍然深深刻在

每一位中侨青年志愿者心中

志愿者们对这4天的志愿经历也有许多感触

接下来就来跟着君宝

一起去看看吧

图片

我很荣幸参加本次2022年的浦江创新论坛志愿者,虽然这次服务活动非常劳累,我们熬夜干活也是常态,但也让我感受到了人们的善意,很多人对于需要帮助的人都不会吝啬,因为他们心中存在一份同情,哪怕是陌生人,也愿意帮助。有些人不愿意帮助,也是因为不了解,担心上当,这也是情有可原,在其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想要帮助他人,我就必须要做到,能够伸手帮助一把绝不退缩,因为很有可能这一次的帮助至关重要。这一次的志愿者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助人为乐的意义,也让我的内心更加充实。 

———杨俊

图片

很荣幸能成为本次浦江创新论坛志愿者的一员。星星之火,点亮长空;绵薄之力,亦可平山。我从不认为自己的岗位是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不论是当一个小小“门童”还是会场指引员,我都觉得自己担任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这次志愿活动就像盛夏的一杯冒着气的加冰可乐,初尝带着刺嘴的感觉,回味却是带着甜甜的味道。很喜欢这个枝繁叶茂的夏天,很喜欢在这个夏天遇见的我们。

———陆苏明

图片

上海浦江创新论坛志愿活动是我第一次参加大型志愿者活动,我所属的疫情防控组负责查询来宾的信息核对,我负责在路口查验车辆信息和核酸检测信息,虽然在这里看不见会场内的盛况,但是这个岗位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一次志愿者服务经历,我觉得微笑和耐心沟通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只有以礼待人,他人才会以礼回应。

———阮耀锋

图片
图片

很荣幸这次被选中参加上海浦江创新论坛,这次我体会到了两个组的工作内容。一开始在机动应急组和中侨的小伙伴们一起披星戴月奋斗装袋会议所需要的物资。然后就和同济的同学们参与到了会场保障组,跟车到里昂豪生酒店和金科路地铁站接待嘉宾。从这两个组我体会到了属于我们青年一代为人民服务的热情,不畏辛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愿你我永远奋斗在志愿者的第一线。加油,志愿者!

———董浩

图片

爱心、奉献、不求回报,从之中得到一些与读书时不一样的体会与收获。每个志愿者心中都有一份特别的爱,使他们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或事时,都敢于伸出援助之手。

 ———谢海洋

图片

我所在的组是机动应急组,我们的岗位多听、多记、多学、多做是必备修养,“加班”也是常事,但是同学们都没有喊苦喊累,主动要求留下来帮忙,许多带教老师也夸奖我们做事认真、干活勤奋,都是优秀的青年志愿者。

很高兴能够参加此次志愿者服务展现我们新时代青年奋勇向前、无私奉献的青春底色,希望今后我们也能够继续投身志愿服务,继续用我们的点点微光,添光添彩!

 ———胡蝶

图片
图片

我所在的组是机动应急组,我们不仅负责管理本届论坛中所需要的各种物资,还掌握着所有志愿者的吃饭大计呢。非常感谢在2022浦江创新论坛付出的每一位中侨人,大家一起分担突发情况带来的压力,完成任务后也会互相鼓励,是他们让我在浦江论坛的志愿服务过程中不孤单、更快乐!

 ———李敏捷

图片

很开心也很荣幸可以作为中侨青年志愿者参加第十五届浦江创新论坛志愿者。本次我服务的岗位在疫情防控岗,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为进入会场的来宾扫描随身码并测量体温,是进入会场前的第一道岗位。很荣幸可以参与到这次浦江创新论坛中,在志愿实践中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也在大会中一展中侨青年志愿者的风采。

 ———曹思滢

图片

志愿青春,你我先行。2022年暑期末我们十七位中侨学子参加了上海浦江创新论坛志愿活动。我所在的会场管理组主要负责的岗位是东郊宾馆会议中心一楼紫金厅会场外的嘉宾引导和秩序维护以及会议开场前的处理准备工作。在这几天里我有幸聆听了各场会议的演讲内容以及各位领导人的讲话,接触到了尚未了解过的领域以及相关的知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闻。最重要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我们与友校的组员和谐相处,同时加深了咱们中侨学子之间的深厚情谊。中侨学子永远将中侨校训“做人、做事、做学”铭记于心,时刻以礼待人,谦逊低调。

 ———庄雯怡

图片

暑假尾声,来到了上海浦江创新论坛的志愿者活动,本次活动是机动组的一名成员,主要的工作是后勤保障及管理,还有餐食的分发,活动开始前夜,我们为了准备会议资料,奋斗到凌晨三点,大家并没有一点怨言,而是认真完成手中的工作,活动中,我体验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在浦江创新论坛中奉献。

 ———康博

图片

通过参加本次的浦江创新论坛志愿者,让我有了新的认识,不仅仅是提升自己,也认识到了我们国家的科技力量。“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参加志愿者活动,使我受益匪浅。首先,丰富了我的个人阅历。每一次胸牌的带起,就是我们自我的提升,也是我们自我形象的代表。认真对待每一次的实践活动,社会需要志愿者。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志愿者,就要在各个方面要求自己严格一些,在工作中迅速成长起来,才能磨砺出一个成功的自己。我们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领头人,作为国家的栋梁,虽然还没有迈出学校,同样也是能够给社会提供自己一份力量,展现自我价值。

———刘开元

图片

在这几天的志愿活动中,看到很多的同时学习到更多。中侨青年与其他各高校志愿者各司其职奋进在自身的岗位之上。往返进出的机动组中侨青年早出晚归,为各岗位工作顺利进行提供坚硬的后备力量。疫情防控里的中侨青年以坚毅的意志坚守防控一线,展现青年力量。每个岗位都有着辛苦与不易,但每一位青年都怀揣着志愿热情,用脚印践行,以坚毅奋进!

———涂媛

图片
图片

在短短四天的浦江创新论坛志愿服务工作中,最让我深受感动的就是志愿者之间携手同行的互助友谊,不仅是本校志愿者间充满着默契,和外校青年志愿者也建立了牢固的友谊。感谢这四天与我们同行的老师和同伴,也感谢这个收获了宝贵成长和情谊的夏天。

———李远

图片

很荣幸能够参加2022浦江创新论坛的志愿者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感受到了浦江创新论坛的隆重与盛大,也感受到了每位大学生志愿者的热情与尽职。这次活动不仅让我结识了许多新的小伙伴,还深刻体会到了我们身为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一次非常宝贵而充实的经历。

———王铭楠

图片

荣幸

有幸能被学校组织浦江创新论坛活动选中来参加这次志愿者活动,能够和上海两所高校的优秀学生一起当志愿者我感到非常荣幸。在这里我接待了各大领导,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和学识,并学到非常多的东西,也在这次活动中认识到了许多同学,能够代表学校参加这次活动真的非常荣幸!

———冯丁恩

图片

非常荣幸能参加此次的浦江创新论坛,分配到防疫组,用我们的青春和热情铸就论坛坚实的防疫屏障。将中侨青年甘于奉献的志愿精神在论坛上绚烂绽放。

———茅译文

图片
图片

很荣幸能够参加2022浦江创新论坛的志愿者活动,志愿者就是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去经历让人难忘而有意义的人生体验,在奉献中,体味快乐,收获幸福。

———陆赟杰

浦江之畔,景色秀丽

中侨青年志愿者们

无私奉献、磨砺自我

为这秀丽的景色更增添一丝生动

15年科技创新浪潮翻涌不息

20年中侨志愿精神薪火相传

中侨青年志愿者将秉承低碳生活理念

牢记志愿服务精神

把志愿服务事业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紧密相连

图片